“一带一路”,全球化格局的再造

2016-06-24 12:35评论关闭Views: 83

历史的航船驶入了21世纪,改革开放的中国,在创造了令世人惊歎的发展奇迹的同时,也在让自身的发展能够更多地惠及这个世界。今天,当我们从历史的维度上来观察丝绸之路的形成及其发展的过程与作用时,我们是否还能够从世界发展趋势的视野,让历史昭示未来,深入研究如何继承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以及当代中国发展还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贡献?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战略构想,就是当今中国对世界所作出的回答。这个战略构想以简称“一带一路”而闻名于世。它继承了古丝绸之路的优秀传统,赋予了时代的丰富内涵,是一个启动传统基因、传承历史缘分、打通合作经络、追求共赢目标的新一轮区域合作方式,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与“带”、“路”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战略。

“一带一路”的提出,它立足于我国与周边国家都有共同追求发展的强烈意愿。我国陆上有14个邻国,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这些周边国家与我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加强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彼此都有重大的利益诉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投资和经贸联繫更加紧密。开展“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强化与周边国家的利益纽带关系,为国内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而且有利于我国的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加快互动发展。

它把脉于全球产业加强合作的发展趋势。

当前“带”、“路”沿线大部分国家,也都在积极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而近年来,我国产业规模、科技水准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比较优势的产能,与“带”、“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具有巨大的空间。而“带”、“路”沿线国家对与我扩大合作也充满期盼,希望与我共乘发展快车。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接,加强产业技术开发合作,共设产业集聚园区,既可以把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带出去,把优势产能转出去,把重要技术标准推出去,为国内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拓展更大空间,也可以促进沿线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实现互利多赢。

它著力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是我国发展的短板,也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由于大航海时代使内陆地区的发展远远滞后于沿海地区,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加速我国与中亚、东南亚乃至欧洲一些陆上国家的交通、贸易和金融的互联互通,而且可以把广大的西部地区从开放的末梢变成开放的前沿,向西开放和发展,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注入更多新的活力和动力,使西部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形成与我国东部两翼齐飞的区域发展大格局。

它著眼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空间格局。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刻变化,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际治理体系深刻变革。美国牵头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已达成基本协定,“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正在加快推进。这两个协议如完全成功,所涵盖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贸易总量将均占世界63%以上。很明显,两个贸易协定的目的,有抑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再次将他们边缘化的企图。在这种情况下,适时提出并组织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审时度势、在推动中国经济更加紧密地与世界经济融合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启动中国与欧亚大陆的经济增长潜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将重塑和再造全球的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经济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变革,特别是增强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权益与权重。

从合作领域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找淮与沿线国家的利益契合点,拓宽合作范围,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合作水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更加紧密的利益格局。“一带一路”建设,要重点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深化投资和经贸、产业、能源合作,扩大金融合作,积极推进人文、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提升海上合作水准,逐步形成区域合作的大格局。

由于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滞后,多数骨干通道存在缺失路段,不少通道等级低,通而不畅。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强国家和地区间交通建设规划的对接,共同优先推进骨干通道建设,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提升道路通达水准。

所形成的“一带一路”,将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广大腹地国家。据统计,“一带一路”地区所涉及的国家地区约总人口数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由于占全球约63%的广大人口,却只占全球约29%的经济总量,无论怎麽说,这种合作的未来潜力和发展空间是世界最大的。而“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经济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加强市场的深度融合、提高产业和资源的高效配置、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所以这种合作将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准、更深层次上波澜壮阔地展开。

因此,我们在实施这一战略中:

一要坚守历史文化价值。

古代丝绸之路所具有的丰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今天开放和合作的基因。它昭示著欧亚之间文明交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揭示了欧亚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规律。应深入挖掘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价值,弘扬古代丝绸之路所凝聚而成的交流、融合、合作和共赢的价值理念,让21世纪欧亚各国之间的文明对话更加顺畅、更加便利。要继承弘扬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打造内涵更为丰富、寓意更为深远的文化价值高地,扩展我们志同道合的朋友圈。四大文明古国曾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与中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这条丝绸之路就横贯东西,犹如一条经济文化大动脉,将各自的文明紧紧联繫在一起。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古丝绸之路之所以能够血脉相连,一定有它续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我们要与“路”、“带”沿线国家进一步弘扬各自的优秀文化,在学术、教育、医疗、文化、媒体等各个领域开展合作,让文化成为“路”、“带”沿线国家人民心灵相通的友谊纽带。

二要坚持开放包容。

回顾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中国的兴衰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闭关锁国,不能独善其身;开放包容,方能兼济天下。历史也从反面昭告我们:由于在郑和之后,历代中国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不仅使海上丝路失去千帆竞发的繁荣,也使中国失去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机会,陷入了落后挨打的百年屈辱。开放包容,就是要以宽阔的胸襟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合作,创造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一带一路”是全面开放的。习近平主席说:“我们要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经验,欢迎域外国家为本地区发展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我们要适应这个充满多样性的世界,和“路”、“带”沿线国家在相互影响中融合演进,创造一个惠及亚太地区和整个世界的新的发展模式。

三要实现互利共赢。

我们正处在新技术革命的时代大潮中,云计算、大资料、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谁佔据了技术制高点,谁就赢得发展主动权。我们要与“路”、“带”沿线国家紧紧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加强技术合作,共同解决技术发展的难题,推动研发、应用、人才的广泛对接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重要技术标准的制定,整合资源、协同攻关,用先进技术为“一带一路”创新发展提供最强有力支撑。这种合作是共同的:共同提高技术水准,共同创造竞争优势,共同收穫合作成果。事实将证明“一带一路”是合作共赢、空间巨大的“蓝海”,而不是竞争残酷、市场拥挤的“红海”。“一带一路”的战略重点是著眼于泛欧亚大陆和沿岸的互联互通与贸易投资便利化。古丝绸之路在那样不发达情况下都能实现洲际联通,那麽,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更应不可懈怠。而在泛欧亚大陆及其沿岸地区,至今还保留著比较落后的基础设施,还无法形成高效能量的交流规模,这将是“一带一路”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国将与利益攸关国家一起解决上述国际性难题,实现泛欧亚大陆及其沿岸地区的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通过深度的国际经济合作,实现利益共赢。

四要构建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举行的APEC领导人会议上再次强调,我们有责任为本地区人民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显然,“一带一路”与亚太梦想间既有交集又有补充、相辅相成。就像古丝绸之路中国是东方的端点,但并不主导一切那样,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中国是发起国和宣导国,起到的也是发起者和推动者的作用,不可能成为唯一的推动国和完成国,该构想的实现,需要“路”、“带”沿线国家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欧洲、中东地区、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也是泛欧亚大陆深度发展与合作的必然要求。要弘扬丝路精神,加强互联互通,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让“一带一路”血脉相连,建设成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让我们沿著“一带一路”规划的路线继续阔步前进吧!

(作者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原商务部驻上海特派员。)

注:本刊独家稿件的所有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本刊专有,如需转载,请载明出处。

 

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拓展重大新闻的文化张力,提升全球华人的文化自信,欢迎关注《东方文化》微信公众号(ID:dfwh_hk)

 

东方文化二维码

Tags: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