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港人对《国歌法》特别敏感?

2017-10-31 11:57评论关闭Views: 144

guogefa

国家欲实施《国歌法》,并纳入港、澳《基本法》附件三,也就是说以后香港也会受《国歌法》管治。消息传来,引来议论纷纷,有些人为此表示担心。其实此前香港也一直受《国旗法》和《国徽法》规管,何以往时对这两条法没那么敏感,到如今一听到《国歌法》竟这么紧张?

首先,当然是政治气氛的不同,当时落实《国旗法》和《国徽法》之时,港人反应没那么大,主要是时间比较早,尚在回归初期,社会上逆反风气没那么强。到今时今日,经历“占中”以后,在社会日益政治化之际,产生《国歌法》,自然引发较多讨论。同时,社会上也已出现侮辱国歌的事件,这在回归初期是没有的。因此,就特别引人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国旗和国徽受辱次数、严重程度和轰动程度都不及国歌。在本港,侮辱国旗的事件,大家最记忆深刻的恐怕就是古思尧烧国旗和立法会议员郑松泰倒插国旗,侮辱国徽更是绝无仅有。可是谈到侮辱国歌,大家就会想到历次足球比赛的情形,多次上了新闻版面。相对于侮辱国旗的个别行为,侮辱国歌可说是集体行为,更加广为引起舆论关注,甚为轰动。

国徽、国旗和国歌三者,公众接触较少的是国徽,故此较难成为侮辱对象。国旗较为常见,遍布各重要机关,电视上各种仪式中也常见到。至于国歌,现时香港每天都能从电视中听到,各种仪式上也常听到,对大家来说再熟悉不过。为此,国旗和国歌较易成为侮辱的对象,而当中尤以国歌为甚。
在香港,近年时有侮辱国歌事件:

两年前,A股狂泻,中央政府推出多项救市措施,仍然跌跌不休,有网民于是恶搞国歌歌词,成为“救市之歌”,讽刺救市措施无效。

在两地矛盾不断升温之际,足球比赛亦成为侮辱国歌的场所。近年在中国队与香港队的比赛中,香港球迷每每举起“香港不是中国”的标语,狂嘘国歌。香港足球总会更曾因此而被罚款。《国歌法》一旦落实施行,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种情形会否被禁绝?当球迷一起狂嘘国歌之时,当局又如何能在众人当中抓到犯事的人呢?

还有一些比较静态的表达方式,例如黄之锋等示威者曾在金紫荆广场升旗礼中,在国歌奏起时,交叉双手以示抗议。这种行为也涉及不庄重,会触碰《国歌法》的底线。

想来在大型活动中,国旗高高飘扬,难以触及,国歌则是萦回耳际。如果要侮辱国旗的话,或许就要准备一些小旗子,总要费些周章。可是,要侮辱国歌,却是随时兴到,在奏起国歌时,报以嘘声就可以。故此,侮辱国歌似较侮辱国旗更多。当然,有这样的差别,还与国旗和国徽一直有法例保护,而《国歌法》却迟迟未立法有关。

虽说当局一再强调,《国歌法》不是针对港澳,但有见上述事件,至少香港就很需要《国歌法》来禁绝一些侮辱的行为。故此,《国歌法》加入《基本法》附件三,应是合时之举。

有谓这会有损公民的自由,而且有勉强人尊重国歌之嫌,即使能令人表面庄重,却阻止不了内心的叛逆。不过,自由不是完全无规限的,保障个人自由之前,必须顾及尊重他人。国歌是一国的代表,即使个人不认同,也要尊重其他以此为国歌的人,若肆意侮辱,就等于侮辱了其他人。况且,每个人毕竟都有国民身份,若侮辱自己国家的国歌,亦无疑等同自侮,是要不得的。

当然,在“一国两制”下,内地法律和香港法律有所不同,自由度亦不同,香港在本地立法时,罚则可较为宽松和贴地。例如内地的行政拘留15日,在香港就行不通,因没有有关罚则。

《国歌法》立法的消息传来,引起一些人钻牛角尖,例如逛街时电视奏起国歌,是否要肃立,在茶餐厅进食时,听到国歌是否要停止进食,诸如此类。有人指出,这未免过虑了。当局在执法时,当会考虑立法的精神和原则以及香港的自由氛围,不会过苛,变成扰民。想及《国旗法》和《国徽法》实施以来,都没有任何扰民的事件发生,对于《国歌法》,亦应可以安心。
文:容雍

 

 ewmx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