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能拉抬蔡英文的民调吗?

2017-10-16 14:47评论关闭Views: 96

lycc

赖清德要接“行政院长”的事已经传了一阵子,每次媒体报导赖清德接“阁揆”,“总统府”和赖清德本人对外都郑重否认。就在证实这件事的前几天,赖清德出现在“立法院”附近,再次引起媒体关注,民进党“立委”还郑重表示:前瞻预算才刚过关,九月下旬“立法院”开议,林全政府的预算书和施政报告已经送达“立法院”,这不是换“阁揆”的时机。言犹在耳,9月8日,赖清德即接任“行政院长”。

尽管官场上有太多“知道也不能说”的顾忌,但是民进党“立委”的说法入情入理,“立法院”开议在即,下个会期涉及税务改革是林全的强项,为什么换人换得如此仓促?蔡英文的考量是什么?

一般认为,急着把林全换掉的理由可能有两个:1.扫除连任的障碍。因为赖清德的民调支持度一直维持高档,拉到身边成为命运共同体,在民进党内就少了一个威胁力量,2020年小英想要连任,无人挑战;更何况“行政院长”一职折损率高,最近几任的行政院长,除了吴敦义和任期极短的张善政外,都无法全身而退,因此赖一旦当了“阁揆”,不易保持高人气,小英2020年寻求连任更顺理成章。2.利用赖清德的声望拉抬小英的民调。虽然蔡英文和林全是长期的合作伙伴伙伴、私交甚笃,但是面对持续低迷的民意支持度,确实影响小英的连任,所以趁着民进党前瞻预算强渡关山的气势,林全此时走人不算失意下台。

这两个理由相互关联,然而以民进党的特性,第一个比较次要,除非小英的政绩从现在到2019年一路萎靡不振,否则她在2020年遭到挑战的机率不高。第二个应该才是主因,问题是:赖清德治理台南的成绩,真的可以复制到“行政院”、拉高小英的民调吗?

马英九担任台北市长时,民意支持度高达七、八成,2002年市长连任时,狂赢对手将近40万票(得票率64%);2008年更以765万(多出对手两百多万票)的超高票数当选总统。当时他的声望如日中天,也带动了当年的“立法委员”选举,在113席的“立委”中,国民党取得81席、民进党只得27席,所以评论者认为,民进党再二十年也无法翻身。但是2009年一场风灾,就把马团队的蹒顸无能显露无遗,马英九的民调大幅下滑,所幸更换“阁揆”吴敦义后表现稳当,2012年才能连任成功。然而马在2012年以后的用人和施政每况愈下,导致2014年的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在六都只惊险保住新北市一都,2016年大选更是全面溃败,成为彻底的在野党,而马英九的声望也如江河日下,至今国民党亦呈现前所未有的衰弱。

当年的马英九,被人民肯定和喜爱的程度,绝对不输于现在的赖清德,所以马英九的例子可以说明一件事:有能力治理一个城市,不一定有能力治理一切,因此赖清德是小英的“救援投手”吗?赖在台南市的成功经验可以复制到中央吗?答案似乎是:未必。

事实上,赖清德要成功拯救小英的民调、拉抬民进党逐渐下滑的声势,横在他眼前的是一个特属于他的障碍:两岸问题。从民进党内部来看,赖清德公开主张“台独”,所以得到深绿阵营的支持;此外,他是民进党最大派系“新潮流”的成员,因此在党内获得最大的奥援,这些都是林全缺乏的优势。然而以目前中国大陆政经发展的局势来看,即使民进党其它派系愿意暂时放下派系利益,全力相挺,赖清德的“台独”立场,反而变成两岸和平交流的一道障碍,而两岸僵局持续,显然不利于台湾未来的发展。所以如果台湾继续在国际间四处碰壁,小英的民调如何提升?

即使在马英九声望最高的时候,民进党抵死也不接受“九二共识”,现在执政更不可能接受。因为对民进党的死硬派而言,接受“九二共识”等于投降。然而如果中国大陆坚持只有“九二共识”,两岸才有融冰的可能,如果民进党想不出其它可以让中国大陆接受的交流方式,则不论谁当“阁揆”,两岸注定无解。事实上,“南进”政策就是在这种困局中的产物。国际政治是现实取向的,庞大的大陆市场对世界各国具有磁吸作用,大陆的政经实力足以影响国际的政治态度,所以“南进”注定成了一厢情愿,因为中国大陆的干扰是必然的。

台湾目前面对的两难是,民进党的意识形态越坚定,台湾会越孤立;民进党的意识形态一放松,就会失去政党的主体性。所以在民进党主政下,台湾要再现荣景,似乎只能等待奇迹。

因此赖清德行政能力再强、民进党内部的支持力再大,也只能展现在内政作为上;然而台湾的经济发展长期依赖国际社会,以两岸冷和、甚至冷战的现状,台湾要如何走出去?如果从其坚定的“台独”立场来看,赖清德对小英民调的拉抬很难乐观。
作者:林火旺 系实践大学讲座教授

文章来自:《东方财经》2017-10期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