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债券与绿色金融

2017-08-25 14:13评论关闭Views: 155

lsjr

绿色金融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所谓绿色金融,即一种专门的金融政策或者与环境相关的金融産业,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金融机构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的一种具体金融工具,指将募集资金用于支援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项目的债券。按照中国发改委给出的定义:绿色债券是指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援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绿色城镇化、绿色债券等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项目的企业债券。2008年绿色债券由世界银行首发,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范围内绿色债券的发行量约为170亿美元,截止2017年3月,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总额约为926亿美元。

2016年5月24日,香港金融发展局在其发表的《发展香港成为区域绿色金融中心》报告中警告,香港如不发展绿色金融或成输家。爲此,金融发展局提出5个主要建议,推动香港成为区内领先绿色金融中心,包括由受特区政府和公营机营管控的发行人发行基准“绿色债券”;成立绿色金融谘询委员会或同类机构,以制定持续工作重点及提供协助;举办有关绿色金融及投资的全球会议及一系列座谈会;借助大学和专业团体培育绿色金融人才;为绿色金融专案和证券设立“绿色金融标签计划”,吸引新发行人和新投资者来港。
香港金发局倡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金发局主席史美伦表示,绿色金融是全球新发展趋势,不少主权基金、大型退休基金、大型银行等,已表明不再投资于污染企业,如果香港不跟随绿色金融的方向发展,可能会被大型投资者捨弃。她又提到,工行早前选择在伦敦发行人民币绿色债券,伦敦在此议题上已先行香港一步,早在约3年前已推动绿色金融,市场相对成熟,她希望香港金融界多关注绿色金融,只有不断扩大规模才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强调香港要走出第一步。金发局成员范华达认为,香港在绿色金融上有落后的危机,应尽快推动。他又表示,人民银行估算在“十三五”期间,内地须投资逾15000亿美元在绿色项目上,香港是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有优势发展绿色金融。记者问到港交所会否考虑设立“绿色板”给合资格企业上市,身兼港交所董事会成员的范华达表示,董事会内未有讨论该议题,但金发局报告已出,未来会讨论此议题。

香港金融发展局爲何要大力提倡香港发展绿色金融?这主要是由于绿色金融在全球发展特别在中国内地的掘起势头令人瞩目。有心的读者可能记得,在2016年9月于杭州举行的G20峰会上,绿色金融被首次纳入峰会议题,成为热议的话题,并形成了《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从而为各国发展绿色金融献计献策,支持全球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

由于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生态失衡等问题已上升为全球性问题,倡导低能耗、高效益的绿色经济成为各国经济转型方向。但投入大、周期长、技术含量高等特点,使绿色转型困难重重,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发展绿色经济,离不开金融支持,很多绿色项目短期盈利状况欠佳,也可能长期难获收益,以商业原则看资金很难流入。在传统经济转型中,迫切要求传统金融向绿色金融发展,这使绿色金融成为国际组织、政府、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

据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各国的迫切需求,低碳经济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据国际媒体有关新能源的财经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5年,G20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其总发电量比例从4.6%提升至8%,其中七个国家的这一比例超过10%。投身绿色经济产业的企业将获得更多金融、财政支持,国际投资也将因绿色金融的发展获得巨大机遇。据测算,在2030年之前,预计仅中国一国每年就需要3万到4万亿元人民币的绿色投资,而财政资金纸能覆盖绿色投资的15%左右。
世行发行绿色债券破百亿美元

世界银行是开发绿色债券市场的先驱者,自2008年以来以18种货币发行绿色债券逾130笔。2017年4月7日,世界银行又一次发行了绿色债券,使其绿色债券整体规模突破100亿美元。此次向瑞士保险公司Folksam发行的两笔根据其投资需求量身定制的债券,共筹资3.5亿美元,主要用于发展中国家气候投资。世界银行还在推进市场和谐发展、加强对发行方和投资者的透明度和清晰度的努力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建立了通过《绿色债券影响报告》通报绿色债券收益使用情况的市场最佳实践。

根据绿色金融专业分析机构的最新报告,截止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总额为926亿美元。2017年第一季度与2016年首季比较,全球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量基本持平,但预计随著时间推移,2017年的绿色债券发行将逐步升温。2017年,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几乎完全受到国债和企业债发行的拉动。规模最大的债券发行来自法国政府,总额达到破纪录的76亿美元。超国家债券、国债和机构债依然是绿色债券市场中的最大推动力。

2016年,金融机构一直是市场中最大的公司债发行商,但在2017年第一季度,电厂已经取代金融机构,成为最大的公司债发行商。其中,西班牙伊维尔德罗拉电厂凭藉10亿欧元(合10.6亿美元)的发行量,领跑全球绿色债券市场。自2016年初以来,该公司已经发行了总价值38亿美元的绿色债券。2017年,与清洁能源相关的非绿色公司债券的规模逐步增长。按照现在的发行速度,2017年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800亿美元。
中国大陆绿色金融后来居上

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实践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比较快,尤其2016年以来,绿色金融发展有了实质性进展,使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处在全球相对领先的位置,并且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近年来,中国银监会出台了《绿色信贷指引》、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和绿色信贷评价制度,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特别是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发佈《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绿色金融的制度安排和发展路迳,全面部署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破题绿色行业融资难、融资贵。此前,中国已将支持绿色金融发展写入了“十三五”规划,将发展绿色金融纳入到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中。

2015年中国的绿色债券还处于零阶段,到了2016年,在境内发了2000亿人民币,境外发了相当于300亿人民币的债券,总量达到2300亿,佔到全球同期绿色债券发行量的40%,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中国绿色信贷项目也发展迅速,2007年仅有2700个,到2013年已增至1.4万个。截至2017年2月,21家银行绿色信贷7.5万亿元,佔各项馀额8.8%。此外,绿色ABS、绿色担保债券等创新型产品不断涌现。

2017年4月15日,“2017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峰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2016年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呈现出全面提速的良好态势。作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保险业通过环境污染责任险、科技保险等险种在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促进绿色发展动能培育等方面发挥著独特的作用,绿色保险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使得绿色项目直接从债券市场获得融资。
破解绿色金融面临的问题

应该看到,虽然全球绿色金融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并且发展势头日益明显,但总体上发展成果有限。目前,全球绿色金融面临不少有待破解的问题与障碍,譬如,除中国等个别国家外,多数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仍然缺乏政府层面强有力的支持政策。全球绿色金融的发展仍然有待更多国家出台更多政策和方案,支持绿色投资和应对气候变化。再如,全球绿色产业对投资的吸引力有限,仍然需要各国政府出台各种补贴和激励措施。与此同时,由于绿色产业项目的回报率往往稍低于投资者预期,各国政府应该通过金融政策引导,使用再贷款、利用贴息等办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绿色产业融资成本,提升私营部门投资绿色産业的兴趣。此外,绿色金融还存在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缺乏以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导致诸如污水处理、地铁、轻轨等中长期项目无法融到足够资金,以及不少机构投资者虽然有意投资绿色资产,但苦于信息缺乏,无法对绿色産业投资进行凖确判断等问题。

在中国,发展绿色金融的一大优势是政府高度重视,在政策层面推出了许多鼓励和刺激绿色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当然,由于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时间较短,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突出的。譬如,目前国内外甚至国内本身对绿色金融的标准不一,中国认定的绿色债券,在欧洲或者美国却不一定会被确认为是绿色债券,这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对于同一个绿色金融项目,不仅会导致认证成本上升,而且会令投资者无所适从;同时,因信息缺乏和评估手段不完备,许多金融机构由于担心绿色金融风险不可控,因而不敢轻易涉足绿色産业领域。由于绿色産业领域的资金需求量十分庞大,儘管中国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但市场估计,绿色産业九成左右的资金投入必须来自社会资本,在大部分社会资本不敢轻易涉足绿色産业的背景之下,中国的绿色金融正面临新的困境与问题。

为了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引导全球经济转型,各国必须携起手来加强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强化全球绿色金融发展共识,积极参与各类双边的绿色金融合作,彼此分享各自的绿色金融发展成果。各国政府都必须建立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发挥好再贷款专业化担保机制、财政贴息等各方面的作用,降低绿色融资成本,提升绿色效应商业可持续性。与此同时,各国必须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在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前提下,推动绿色债券、绿色ABS、绿色资产担保债券、绿色收益支援证券、绿色指数产品和“绿色保险”等规范发展,为绿色项目以及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化多样性的绿色金融产品。还必须强调,为了形成良好的绿色金融发展环境,需要建立公共环境资料平台,完善绿色金融产品标准,完善绿色评级和认证,建立环境压力测试体系等手段,来打破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绿色投融资瓶颈,等等。
绿色金融前景广阔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绿色金融的第一大市场,但总的来说,中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巨大无比。譬如,截至2016年末,仅全国7个碳排放省市纳入控排企业单位超过2000家,河北、山东、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设立绿色发展基金、专业化绿色担保机制等制度性安排,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绿色产业,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据悉,2017年按照国家相关部署,将适时启动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能先确定7个行业,7000至8000家重点排放企业,先进入市场,然后逐步扩大。

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倡导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及节能减排项目数量多,融资需求大。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估计,中国绿色産业的年投资需求在2万亿人民币以上,而财政资源纸能满足10%-15%的投资需求,因此,绿色金融市场前景极为广阔。而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中心的数据显示,未来5年,绿色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至少要达到10万亿元,其中绿色债券将成为重要的融资管道。市场主体也在积极参与绿色债券发行,除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以外,青岛银行也于2017年3月10日成功发行40亿绿色金融债,另外还有多家银行正在申请中。企业债方面,亿利节能已发佈公告将申请发行25亿元绿色债券。

此外,绿色金融领域还将会有序地推进碳的衍生品市场,衍生品市场交易量实际上比现货市场要大很多倍,而且可以强化现货市场的流动性。可以预计,未来一定会推动包括衍生品在内的碳金融产品的发展。对于如何降低绿色金融成本,譬如建立新型贴息、专业化的担保机制、再贷款等鼓励机制;如何设立中央、地方、民间等多层面的绿色基金,支持绿色信贷,发展绿色债券等多维度的绿色产业发展融资机制;保险行业如何在绿色金融领域发挥作用,促进绿色产业资本的深化,通过信用增级和直投,助力解决绿色产业投入不足的问题等等,必将形成一个巨大的金融舞台,供金融企业和普通投资者施展拳脚。
本刊特约撰稿人 颜安生
关注:东方财经杂志公众微信号(ID:dfcj-bj)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