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温饱论

2017-08-07 13:46评论关闭Views: 136

wenbaow

人生在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吃饱肚子。温饱是生存的根本。寒冷时,衣能蔽体而温暖,不受寒之侵袭。所以古人云:“五谷民之司命也”。粮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保证。“民以食为天”,虽然我们说温饱,是将蔽体之衣服与五谷放在一起,其实主要还是指粮食,因为衣食都是从土地中而得,勤耕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

《事林广记•秦士好古》中记载了一个故事:秦朝有个读书人,非常喜欢古物,即使价值昂贵也一定要求购。有一天,有人带了一张破席子,亲自上门对他说:“过去鲁哀公向孔子询问国事,就让孔子坐在这张席子上。”一听此话,他心里非常高兴,认为这席子很古,就用近郊的田土换了它。过了不久,又有一个人拿了一根旧拐杖来卖,对他说:“这是周太王逃避狄人离开汾地时所用过的拐杖,它比孔子坐过的席子要早几百年,您用什么来报偿我呢?”他就把家里所有的资金都给了那人。

又过了一阵,又有人拿了一只腐烂的木碗,说:“那席子与拐杖还不算古,我这只碗是夏桀造的,比周代要古得多。”他很相信,就把家里所有的东西给了他。三件东西都得到了,可是田地、资产早已用光,无法解决衣食问题。于是,他披上哀公时的破席子,拄着太王的拐杖,拿着夏桀造的碗,到街上去乞讨,说:“哪位做好事的施主啊,有姜子牙铸造的钱币,赐一文给我吧。”

为了存席、古杖、朽碗,就不惜罄尽田资,结果弄得自己无以衣食。可见秦朝这位读书人如此酷爱文物,精神虽然可嘉,但行为却不足称道。收藏和欣赏文物,可以增进历史知识、陶冶情操;但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此头等大事解决之余,方可收藏文物字画,也可以积攒一些黄金之类的物品。

从财富的等级看,土地是一等财富;其次才是金属货币之属;再次文化艺术品之类。在当今使用只币的时代,虽然只币贬值是一个基本趋势,但是手头上仍须握有一部分只币,以备应支付所急。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政治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朝代初期解决好土地的分配问题。朝代中期之后,土地兼併问题开始日益严重,抵制土地兼併就成为此时最重要的政治问题了。

周朝的成功首先在于“井田制”。井田制在当时就是最好的土地制度,其次才是周朝建立了以宗族为核心的礼法体制。
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六国,其根本原因在于秦国孝公时期启用商鞅进行变法。而“商鞅变法”中除了废诸侯、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外,就是确立以小家庭为单位的土地私有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种田的积极性。

孟子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就是一个王道社会,一个仁政的社会。而王道最基本的内容则是制民恒产,所以仁政王道须从“经界”始,经界就是给百姓分配土地,划地界。有了土地,百姓则“养生丧死无憾。”(《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还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意思就是说百姓拥有土地,祖祖辈辈才会有坚实的依靠,有了坚实的依靠,百姓的心才能稳下来,百姓心稳下来,社会才会稳定,政权也才能稳固。

温饱既是生存的基础,也是物质生活的界限。墨子说:“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何以知其然?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阯,北降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逮至其厚爱,黍稷不二,羹胾不重,饭于土塯,啜于土形,斗以酌。俯仰周旋威仪之礼,圣王弗为。”(《墨子•节用中》)

意思是说古代圣王制定了节用的法则是:“凡是天下各类工匠,如造车的、製皮革的、烧陶器的、铸金属的、当木匠的,使各人都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只要足以供给民用就行。”而那种只增加费用而不更有利于民用的,圣王都不会做。

古代圣王规定饮食的原则是:“只要能够充饥补气,强壮身体,耳聪目明就行了。不穷极五味的调和与气味芳香,不求取远国珍贵奇怪的食物。”古时尧帝治理天下,南面安抚到交阯,北面降服到幽都,东面辖境直到太阳出入的地方,没有谁不顺服的。至于他所享受的是什么呢?饭食没有两种,肉食不会重複,用瓦器盛饭,用土杯喝汤,用木勺饮酒。对俯仰周旋等显示威严的礼仪,圣王从来不用。

墨子的核心精神是让人节俭、俭朴,反对奢侈,使人的物质生活达到基本的功用就行,这样节约下来的财物既可防备荒年,用于赈济孤寡,安定社会,又可节省人力。其厉行节约还有利于一种俭固精神的保持,也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人们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限于温饱也是贵生的需要。《吕氏春秋•贵生》曰:“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不得擅为,必有所制。此贵生之术也。”意思是说生命的持续是最宝贵的,如果耳朵想听音乐,眼睛想看色彩,鼻子想嗅芳香,嘴巴想尝美味,但只要不利于生命,就应该禁止。温饱之上的物质追求其实是不利于生命长寿的。

今日市场经济,人们整天在奔波忙碌,所追求者全在温饱之上的财富,尤其令人可笑的是追求可以任意放大的财富符号,人们在为财富符号而损耗生命、损耗生态环境。

“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味不众珍,衣不燀热。燀热则理塞,理塞则气不达;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中大鞔而气不达。以此长生可得乎?”(《吕氏春秋•重己》)意思是说房屋过大,阴气就会过盛;台子过高,阳气就会过盛。阴气过盛就会生蹶疾,阳气过盛则会得痿病,这是阴阳不适度带来的祸患。

所以古代的帝王不住大房,不筑高台,饮食不求丰盛珍异,衣服不求过厚过暖。衣服过厚过暖脉理就闭结,脉理闭结气则不通畅。包含丰盛珍异,胃就过满,胃过满胸腹则闷胀,胸腹闷胀气则不通畅。当今之世,人人求大房子,个个求高台亭榭,衣服唯恐不华贵,包含唯恐不丰盛、不珍奇,都在追求超越温饱之上的奢华生活,其实对养生而言,如同阴邪之气的侵袭。

使民不争,社会和谐而有秩序。《老子》云:“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老子•第三章》)意思是说不要崇尚过多的财富,此处之“贤”是指财富多的意思,推崇财富之富裕,社会诱惑百姓心生贪欲而争夺。正如王弼解释说:“贵货过用,贪者竞趣,穿窬探箧,没命而盗。故可欲不见,则心无乱也。”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断妄想思虑之心,满足百姓的温饱,弱其傲慢心,使百姓谦抑能卑下,强健百姓的筋骨。永远使百姓保持内心的真朴无贪婪的欲望,使智巧不敢多事,以自然的方式处理事务。那么天下就没有不能治理的。

《老子》的核心思想仍在满足百姓的基本生存欲望,不推崇贫富差别,不使妄念生起,抱朴以全自性,各得其所。言下之意就是在说人们若贪念重,一切向外求,其性则变异。

不被物役。人过分追求物质,心灵会成为物质的奴隶。物质与精神自由,物质是服务者,是“用”;而精神自由其实是目标,是“体”。然而今天的人们捨体而屈用、捨本而求末。

《庄子•养生主》中讲:“泽稚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故事的意思是,生活在草泽中的野鸡,走十步才啄到一口食,走百步才饮到一口水,可是它并不祈求被关在笼子里。养在笼子里,神态虽然旺盛,但是却没有自由。

庄子的意思是人的自由是最重要的,连野鸡都有此愿望,何况人呢?但是在现实中,人往往被物欲所束缚奴役,不满足于自由自在的农耕生活,温饱之余受各类诱惑,总想发大财而弃乡进城,找一份薪水高的工作,岂不知一旦被雇佣而成为企业组织中一员,就必须按时上班,严格遵守企业各项规定。如果是大工业类的生产型企业,尚须遵守工艺流程,像机器人一样被束缚在车间。工资薪水固然较种地高,然而自由自在却大不如耕地。至于空气、水质、居住之宽畅、饮食之天然,均不如种田。

现代社会,人们已被商业文化的价值理念深度套牢,而且其生存之根本在于拥有价值符号,而价值符号又必须被雇佣或者自己直接经商当商人,但无论是被雇佣或者自己当老板,均存在一个必须获取价值符号的问题。价值符号其实并不完全对应人们所需要的安全的粮食、饮食与日用品等,而且价值符号的贬值速度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从而使人们永远处于紧张繁忙当中。虽然说市场经济中人们有足够的自由选择,然而这种自由是要建立在不受外部市场竞争干扰,生活完全可以不依赖于外部的变化之上的。但现实却完全相反,不仅市场是变化的,而且市场对雇佣员工人数及职业技能结构也是经常变化的,人们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因此人们像打仗一样枕戈待旦、来去匆匆。

另外,价值符号由于只币化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无限放大。无限放大的价值符号无疑是对百姓已有财富的掠夺,为求财富保值增值以及原有基本生活的维系,一般而言除了更加辛勤地工作,还要投资房产或者股票、外汇等,虽然生活很辛苦、很忙碌,但也从中找到了一种应对现实的思维,久而久之,也习以为常。

总之,人们为维系物质生活而必须放弃宁静、安逸,以及对人文艺术的追求。除非是贵族、富商大贾的后裔,在物质财富方面有先辈的巨大积累。当然这种人是凤毛麟角。

中国古代圣贤找到了较之商业文化更根本、更能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物质生活以温饱为限,解决温饱依赖于农耕。为使农耕得以顺利进行,国家採用了平均分配土地,并且以小家庭为单位的土地私有制,使人人可以通过辛勤的劳作,即可获得自给自足的生活。这种生活保证基本不需要依赖于外,尤其是外部市场等的变化,所依赖的外者至多在“天”,即四季的风调雨顺。然而从几千年历史观察,即使有风不调、雨不顺的天灾,也不会连续超过三年,所以中国古代有三年农耕要积累一年的多余粮食,六年的农耕则积累两年的余粮,九年的农耕则有三年之积累,因此,天灾可基本应对。所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基本是可以预知,并通过勤劳而获得的。同时种植农业由于天时、四季的变化,春夏一般忙碌一些,秋天一过则开始安逸,有比较多的时间读书思考、习武学艺,“从吾所好”,发展自性了。

节省民力,戒喜戒贪。《盐铁论•本议第一》中有:“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意思是说治理人民的方法,应该防止产生放纵享乐的根源,发展人们固有的道德,抵制温饱之外的工商之利而宣传仁义,不要引导人们追求财利。

一旦财利心滋起,道德心就会受损,奢侈成风,上下争利,利成为一个巨大的诱饵,人为此而损害善良之本性。

以温饱为限也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温饱即是以满足人的基本吃住用行为目的,使人将物质生活限至最低或最恰当的程度,既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还有益于人与人的和谐。试想人如果在温饱之余继续追求对物质的享受,一则必然导致无度地对自然的开发;二则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就必须要懂得更多的知识,劳动工具也随之提高,而劳动工具的改善又必然会使开发自然的速度加快,这样一部分人占用的资源多,而另一部分人占用的资源少,贫富差距将更加悬殊,社会矛盾也随之激化。

一旦对自然的开发超过了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将不复存在。荀子说过:“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

荀子的意思就是说要向大自然取之有度、取之以时。草木正在开花长大之时,是不能砍伐的;大鳖、扬子鰐、鱼鳖、泥鳅、鳝鱼等正在怀孕产卵之时,同样不能大量捕捞,使之夭折。春耕、夏天锄草、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此四事都不失时机,这样五谷才能不断生长,百姓才会有余粮等。试想如果人们都不以温饱为限,所需之物质远远超过其需要,一则会向大自然掠夺,改善劳动工具,不顺应自然而捕捞,竭泽而渔,挖山开矿,造成严峻的生态危机;二则向人类自己掠夺,一部分人不能温饱,而另一部分人却由于多吃多占而染上很多疾病,致使人与人不和谐、身心不和谐。

更可怕的是由于人类短见,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出了更多的、新奇的伪知识,并以此知识投入于生产实践中,诸如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粮食亩产虽然在短期内得以提高,但时间久了,不仅亩产递减,而且土地板结,不能继续进行农业生产,以长期论,亩产并不如精耕细作的农业亩产高。如果将其所生产的化肥、农药、除草剂以及为此而进行设备生产、冶金挖矿等带来的生态污染算进来,更是得不偿失。

仓廪实而知礼节。“仓廪实而知礼节”是《管子》中的名言。意思是说粮食充足了,人就应该知礼节。意即人在物质上温饱了,就应该追求人文、追求人在道德方面的提升,而不应停留于物质层面。今天很多理论家将“仓廪实”理解为物质基础或者经济基础,认为是在阐明物质与精神,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扩大了物质基础的范围,因为温饱是物质基础中一个小概念,仅指衣食住行,并且不求豪华奢侈。
而物质基础范围就大多了,以今天的社会而言至少应包括汽车、高楼大厦,还要有高而稳定的薪水,这个数字还伴随货币符号的膨胀而不断提高,也因此人必须不断为物质生活而努力进取,停不下来,于是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永远在物质基础层面不得脱离,成了一个拜物主义者。

“仓廪实”按照中国传统思想的理解就是温饱满足了,人就应该不再以追求物质为目标,而应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或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应以文学艺术为人生之向往。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第八十一章》)

本段话是说,圣人不积藏财富,也无贪欲。尽力施于人而以为是自己所拥有,尽力给予人,给得愈多自己就愈多。因为在《老子》看来,天下万物皆以道为主宰,天下就是道的天下。天下越丰富,自己越丰富。天下越繁荣,自己越繁荣。道是天下之道,君是天下之君。有道之君就是天下的共主,天下富有了,自己自然富有。虽然有道之君具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但也正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精神境界反而成就了不有而有,不恃而恃,不宰而宰的人生境界。

这种境界与“无为而无不为”“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是同样的。也就是说,当你把天下当成自己的时候,天下所有的财富都是你的财富,你给予天下百姓的财富愈多,你的财富也愈多。只是财富是放在你的口袋里,还是存放在百姓的家里而已。同样你若果以天下为胸怀,天下人的才干都是你的才干。你把天下人各自的才干综合起来,使每一个人各得其所,发挥其长处。自然你的才干也就成千倍的放大了,你的能量也会成千倍的增强了。这种人生境界就是“天下为公”的人生境界。

若将《老子》这段话进一步引申,那么自己得以温饱后,就要考虑尚未能温饱之人,为别人考虑,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进而为更多的人,以至于全社会的人。甚至即使自己还处在饥寒交迫之中,还能先以考虑他人之饥寒交迫为重。如杜甫,自己住茅屋,还常常不能遮体裹腹,但心中却在为天下饥寒交迫的士人着想,发出“能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妙诗句,传诵至今。

因此,追求精神境界远远要比追求物质重要,物质限于温饱,能使人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以不执着于物质的心从事于礼乐道德的追求,从而使人像一个人而远离禽兽。人于此也更具魅力,更加具有价值。

实现温饱的途迳

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是实现温饱唯一可持续的途迳。
实现温饱最直接的途迳就是勤耕,从事农业生产,走以自给自足为主,以交换为辅的小农经济模式;同时以“大而全”“小而全”为原则缩小运输半径,减少交易环节,将交易成本降至最低。这样不仅有助于解决温饱,还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助于人敦厚朴实与独立品格的培养,减少机巧之心。从而真正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自给自足,人不向外求,向内求,求自己的勤俭,求自家的孝悌、友爱、团结。若有剩余,除了纳粮之外,亦可在就近的集市上出售,物物交换,获取金属货币。金属货币的推行较之只币有诸多的好处,譬如抑制通货膨胀,抑制商品经济的过度发展,抑制通过增加货币符号而侵占社会财富,降低人的投机取巧之心。

在古代,国家还推行“常平仓”。粮价低时,由政府收购粮食以确保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价过高时政府抛出粮食,平抑粮价,以打击囤积居奇的商人,保护城市居民的利益。

如今自中央到地方无不重视农业生产,每年国家一号文件一定是关乎粮食生产与农业的。然而为什么粮食生产总是被人们轻视,或撂荒、或者土地被侵占,甚至很多地方鼓励种花,而不允许种粮食,原因何在呢?原因在于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效益低,而且辛苦异常,又受制于自然气候影响,风险还大。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粮食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解决。就市场价格而言,国际贸易获得的粮食成本低。但是这种以价格符号高低做导向的经济学思维,若不对其进行抑制,或者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势必造成粮食产量锐减,这种状况持续到一定时间,一定会饿死人的。其它非农产业,相对于粮食生产而言,其紧迫性、重要性皆不能与粮食生产相提并论。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十几亿人的粮食依靠外国进口根本不可行,适当调剂一些是可行的。但若全部或大部分依靠外国进口,从规模而言是不可能的;从防范衝突与备荒战争的角度而言,也是绝不允许的。要保持一个大国地位,自给自足,不依赖于外,维护粮食生产的自主性与自足性更是必须的,否则会被别国牵着鼻子走。

体用一元的精耕细作方式。在农业生产方式上要依归于“天人合一”“心物一体”的理念,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基本方式,这样才能获得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集养生、军事训练、道德培养于一体的生产方式。

农业生产在中国不同于西方国家,尤其是现代西方国家的农业生产方式。我们的农业生产遵循了“道艺合一”,或者“道技合一”,或者“体用一元”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农业生产既是生产方式,同时又蕴含着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心物一体”的价值理念。使“天人合一”“心物一体”的精神始终贯穿于耕艺之中。道不离艺,艺不离道。

不违农时即顺应天之四季;因地制宜,顺应地力,最大限度地发掘地力;勤奋劳作则依靠人的心与力,人越勤奋,土地产出越高,人越勤奋,粮食质量也越好。为此,中国古代圣贤还发现了以小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现家庭经营不仅无须监督,而且积极性与配合性最好,从而在汉朝时期就形成了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精耕细作农业,这种生产方式自汉之后,虽有农具方面的改良,然而其“体用一元”的耕作方式从未改变过。

《论语》中讲:“下学而上达”。其实下学所以能上达,关键在于体用是一元的、道艺是统一的。事事一太极,物物一太极,事事无碍,正是“体用一元”的精耕细作方式最好的说明。试想体用若分离,道艺若不统一,从何而上达?下学永远是下学,上达也永远在天上,天上人间相分离。试看今日西方之上帝,只管天堂的事,世俗社会则交由资本主义世俗的工具理性,道与艺永远不能合而为一。

正因为中国传统农业是道技统一的、体用一元的,因此农业生产极具可持续性与环保性,此外对于人的健康与体能的维持也大有脾益。而西方农业发展至现代则为科学农业,即物理技术下的机械化农业,化学技术下的除草剂农业,生物技术下的转基因农业,还有综合类的大棚农业。

实践证明,机械农业单产低,土地隔一年需要歇耕一年,今日之美国土地总量29亿亩,但每年能生产的也仅为14亿亩之多,年产粮食不过3亿吨。其单产低,质量还说得过去,劳动生产率高,适应了美国人少地多的现状。如果美国也有13亿人口,这种生产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美国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除草剂农业,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起初亩产高,但伴随时间的推移,不仅单产递减,而且土地板结,不超过二十年土地变成废地。

转基因粮食危及人类生存,是灭种之农业。
至于大棚农业不仅成本高,而且污染环境,所产之物违背季节,质量远远不及自然气候下的好。严峻时还会因为其气温之不高不低,容易导致大面积的疫情。

综合而言,四种模式的农业不具有可持续性,既不环保,还不利于人身心和谐,不可取。而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虽然每年产量不能达到很高,但是也不低,并且质量好,以五十年计算,或者是一百年进行比较,远远超过科学农业方式,因此温饱的解决要一百年、一千年计算,还得依靠“体用一元”的精耕细作农业。
总之,温饱论核心要点在于:温饱是人类生存之必须,而且人在物质方面也应以温饱为限。达不到温饱则人类不能生存繁衍;超过温饱则不利于人与自然、人之自我身心之和谐,陷入拜物主义的泥坑。而解决温饱的基本途迳就是以农为本,对于伤害农业的生活生产方式则予以制止。在以农为本的前提下应该保护“体用一元”精耕细作的农耕生产方式,因为这种生产方式较之机械化、化学化、生物化等生产方式更具可持续性,也更能提高人的道德水平,是一种集环保、养生、教育、军训、可循环于一体的自然农耕生产方式,极具持久性。

 

文:雷原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