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和平、重中之重,独家专访中国国民党主席吴敦义先生

2017-08-01 14:54评论关闭Views: 114

wudunyi

5月20日,中国国民党经党员直选投票产生了新任党主席。在8月20日新当选主席即将正式就任之际,本刊在台北对候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吴敦义先生就其政党理念、社会治理与两岸关系进行了独家专访。

一、2017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
东方财经:首先感谢您接受我刊专访!有报道称2017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可能是直选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次。请您简要回顾您参选的主张和策略以及取胜的根本原因。

吴敦义:我能在第一轮就以过半数的选票获得当选,本党同志望治心切、期待本党领导人能团结全党、有力制衡民进党,应该是主因。民进党执政一年多来,除了斗争国民党不遗余力之外,其它施政作为不只乏善可陈,而且导致天怒人怨,蔡英文及林全的民调一路下降;然而这一年多来,本党的民意支持度并没有提升,这表示一年来本党的表现也尚未获得人民的肯定和支持。因此选择一位较有能力和经验挑战民进党,较有机会为国民党再创荣景、重返执政的候选人,成为本党同志的普遍共识;在这样的氛围下,我过去多年的从政成绩,得到多数同志的肯定。

 

wudunyi-1
■ 吴敦义胜选后呼吁党内团结、加油。

 

东方财经:复兴与整合多年沉痾的国民党,目前有哪些工作最为迫切重要?

吴敦义: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有三:(1)重振中国国民党的创党理念:中国国民党的孙中山总理曾经说过:“有思想才有信仰,有信仰才有力量”,事实上一个政党如果是用“利益”吸引同志,很难真正团结,因为“利益”会产生冲突,所以是离心力;团结的政党必须靠内部成员具有相同的政治理念,这才是向心力。本党是百年政党,孙总理当年能号召多少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就是秉持“天下为公”的精神,政治人物争取政治职位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一定不能忘了初衷:从政的目的是为人民兴利造福。今后本党务必要求各级公职人员,承续革命先烈的精神,事不分大小,都以“公共利益”为优先考量,这样才能赢回民心,而且从政也才会有光荣感。

(2)中兴以人才为本:找到优秀人才,扮演强有力在野党的角色,为人民严格监督执政的民进党,以提升人民对本党的形象,也是当务之急。以目前媒体、网络各种资讯极为发达的台湾社会,党工的作为几乎摊在阳光下,随时都会被放大检验;因此本党必须找到品格操守正派的干部,才能为本党的形象加分。也就是说,今后用人,品格、能力并重,因为再好的能力,如果操守、品格不佳,对本党的形象仍然是减分。

(3)加速党内民主化:以往国民党执政时期,有些政策即使立意良善,但由于忽略人民感受,所以窒碍难行。因此我在选举期间发表的《党务革新白皮书》中表示:要赢回执政权,必须先赢得民心;要赢得民心,党意必须符合民意。因此本党今后的决策模式必须再求精进,党意的形成,不能只是“党主席说了算”,而是由民意汇集而成。这几乎是所有基层党员的心声,也就是说,如果党内民主不如社会的民主程度,党意就会和民意脱节。所以畅通党内外的管道,以民主的方式凝聚共识、形成本党的决策,用这种方式团结从政同志;此外,县市党部主委直选既经“全国党代表大会”作成决议,势在必行。

 

wudunyi-2
■ 民主政治只有一个逻辑:多数民意支持的政党赢得执政权。

 

二、执政与良治
东方财经:国民党作为一个百年老店,执政八年后又被人民投票失去政权,您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吴敦义:民主政治只有一个逻辑:多数民意支持的政党赢得执政权。由于陈水扁任内贪腐严重,加上本党奋发图强,团结在野民意,所以2008年的选举本党先后在“立委”及“总统”大选获胜,不只马英九赢得“总统”职位,国民党在“立法院”113总席次中也赢得超过四分之三。马“总统”和政府的声望上升,然而一些意外事件与政策失去准头。先后发生“洪仲丘事件”及“太阳花学运”,再加上路线争议与“总统”候选人更迭,2016年再度沦为在野党。

 wudunyi-3

 

东方财经:民进党去年高票当选,但蔡英文执政一年多来支持率与声望直线下降。从经济发展、民生和社会公平角度看,这是否与民进党制定和执行的政策直接有关?您预期蔡英文在剩余的任期内执政能力和政策导向会否发生重大变化?

吴敦义:执政成绩是检验政党最重要的指标,如果深入分析蔡英文的当选,绿营的基本票并没有显着增加,而主要是蓝军对本党执政失望,不愿意出来投票的结果;因此蔡英文的民调支持率下降,当然和其执政有关。如前所述,蔡英文这一年来,做得最积极、最有效率的政策就是斗争国民党,她靠着“立法院”的多数,快速通过《政党及其附随组织不当取得财产处理条例》,并据以成立所谓“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法案的内容和做法,明显假藉“转型正义”之名,专门用来清算国民党。除了这项斗争成果讨得部分极端者欢心之外,蔡英文的执政一无是处,即使民进党的传统支持者也大失所望,最明显就是“一例一休”,这个政策搞得劳工收入未增加、资方却需多付成本、百姓则要承担物价上涨的“三输”局面,台湾人民不分蓝绿都怨声载道。

我认为维持两岸的和平稳定是“重中之重”,两岸关系处理不好,台湾的发展将受到很大的限制。然而蔡英文的执政受到“台独”基本教义派的牵制,所以两岸议题似乎无解,虽然在经济上她想绕过中国大陆,另辟蹊迳,但以目前中国大陆的政经实力和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她的“南向政策”似乎很难不受中共的干扰。因此蔡在意识形态主导下,将难以改善两岸关系,执政也不可能会有起色。更令人担心的是,她会不会像陈水扁晚期,由于民意支持度下滑,铤而走险,政策走偏锋,转向基本教义派靠拢、取暖。以巴拿马断交为例,为了报复中共,不少绿营人士认为两岸政策必须重新调整;虽然蔡英文目前在这件事情上尚无行动,但如果她的执政仍然不力、民调支持率持续低迷,最后步上阿扁的老路,这是更值得人民担忧和注意的。
东方财经:国民党作为在野党可以在哪些方面励精图治、卓有建树?若果能如此,国民党是否可能赢得民心、重新执政?以此为目标,您认为国民党在下届选举中决胜的关键是什么?

吴敦义:国民党作为在野党,但不能学习民进党在野时“为反对而反对”,而是应该扮演好“忠诚反对党”的角色——站在人民的利益和角度,严格监督执政党,用“讲道理”的方式和执政党进行政策辩论,以争取人民的认同。如果政治的目的是为人民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我们不能只是等待执政党做不好而重新执政,我们不想也不应该只是“两个烂苹果中比较不烂的那一个”,这样会对不起人民,也对不起“天下为公”的理念。因此,我们虽然在野,必须随时为执政作好准备,譬如:“立法院”我们虽然是少数,但是如果我们的“立法委员”认真审查法案和预算,对内容尤其要深入研究,这样不但能赢得民心,也是为执政作好准备。

2018年是县市长选举,这攸关地方基层的经营,胜负将会大大影响2020年的“总统”和“立委”选举,所以本党至少要在台北市、新北市和桃园市这三个传统蓝军优势的地方获胜。我认为胜利的最重要关键就是:扎根基层,并提名最适当的人选。民进党因执政不佳,这绝对会降低原本绿营支持者的投票意愿,也会使中性选民产生用选票“教训民进党”的思考,所以这是我们的机会。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候选人是否让选民眼睛一亮,好的候选人就像一项好的产品,他本身就具有魅力,也容易由他人帮他行销,所以找出最适合的人选,加上重塑本党问政形象,将会是我们下次决胜的关键。
三、两岸关系与人民福祉
东方财经:2015年进行的“习马会”对两岸意义深远,促成“习马会”是国民党的重要工作之一。您任内对此会议机制有何设想?您对两岸关系的根本观点是什么?

吴敦义:国共领导人如果能够定期会面,对两岸的相互了解当然是正面的。事实上台湾的居民,大多数祖先都来自大陆,我们具有共同的血缘、文化、历史,在文化上“去中华民族化”是一件很荒谬的事,台湾人民最重要的节庆:端午、中秋、农历年,以及民间阅读的稗官野史、历史故事,几乎都源自中华文化;包括民间信仰、地方庙会,“中华文化”深入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两岸目前在政治上分治,但不能否认彼此的血缘和文化的关系,所以如何让两岸能够以和平的方式交流,增加了解、减少敌意,这才是两岸人民共同的福祉。

目前两岸确实存在许多误解,有时候单方面认为释出的是善意,但另一方却不以为然,这都是彼此不够了解所致,所以只有多接触、交流,才能避免因误解所产生的对立和敌意,因此我认为国共双方领导人的会面应该常态化。

wudunyi-4■ 吴敦义认为,国共领导人如果能够定期会面,对两岸的相互了解当然是正面的。

 

东方财经:马英九时期,国共两党由于坚持“九二共识”,两岸关系不断发展,两岸经贸合作全面加强,作为新任国民党主席,您对“九二共识”有何看法(或如何解读)?国共双方未来应如何坚持这一共识?

吴敦义:因为国民党执政期间的两岸关系是以“九二共识”为基础,蔡拒绝承认“九二共识”,根本是改变现状,所以由她主导的两岸关系现在不只“冷和”,而是进入“冷战”,国民党执政时期建立的两岸互信、合作基础,被蔡刨根断源。

更重要的是,对于台湾发展最为关键的两岸关系,蔡英文二度竞选所提的“维持现状”,竟是一场骗局。
东方财经:为了两岸人民的福祉, 两岸应如何实现并保持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的良好态势?您在其中可发挥何种作用?

吴敦义:两岸要保持良好状态,必须彼此之间存有善意,如果“两岸人民福祉”是最高指导原则,我们必须正视目前两岸存在的差异,并透过深层的知性交流,缩短差异。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两岸在政治价值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我在选举期间发表的《两岸双赢白皮书》中写道:“自由、人权、民主、法治已经深入台湾人心,被认为普世价值,但大陆方面却对台湾现行的民主政治语多贬抑。即使台湾这些年来的经济发展迟滞、薪资低、就业困难,历来民调显示,倾向于‘独立’的比例反而增加,如果中国大陆不正视这个问题,两岸人民只会‘各说各话’而无法真正相互了解。在双方政治意识形态南辕北辙的状态下,政治谈判、签订‘和平协议’都是徒具形式,不可能成为两岸和平的真正保证。因此只有两岸的政治核心价值达到沟通、理解,才可能为进一步合作铺路。”

所以只有缩短两岸政治价值的歧见,两岸的交流才可能进入“深水区”,在这方面我应该可以扮演推动的角色,“反对台独”是中国国民党一向的主张,因此在两岸政经、文化交流上,我具有诚意和善意。对于这方面,我的主张是:

(1)强化学术和文化的互访:大陆人民来台旅行,虽然可以增加经济上获利,但这种走马看花、只触及表面的交流活动,并无法真正了解台湾人民的所思所想;学术和文化的交流、座谈,才能显示两岸价值观的差异,如果能对这种差异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可以使大陆人民理解为何自由、民主、人权对台湾人民如此重要,从而体悟两岸的根本问题不是经济,而是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因此,强化学术和文化层面的深度交流,才能创造政治对话的有利条件。

(2)要求台湾政府取消对陆生的不合理限制:留学生最容易理解留学地的文化底蕴,如果台湾的制度文化要得到大陆人民的肯定,最佳的方法就是鼓励陆生来台、取消对陆生的不合理限制。

wudunyi-5

 

东方财经:展望未来,在中国国民党主席的任期结束后,您希望人们如何评价您?

吴敦义:二十世纪美国最着名的哲学家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曾经说过:“政客关心的是下一次选举,政治家关心的是下一个世代。”我以“政治家”自我期许,当然,要成为一个政治家,必须先赢得选举,但是赢了选举的目的是:一心为人民谋福利。人难免有弱点或盲点,在我任期结束后,人们是否愿意留下“政治家”的印象,我没有把握,但我会往这个目标全力以赴。
东方财经: “不为良医,则为良相”,是古代先哲对贡献社会的自我激励,您已当选国民党主席,若能带领国民党重新执政,您治理社会的理念是什么?

吴敦义: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基本上具有社会主义色彩,他在《民主主义》中主张,一块土地的地价上涨应该涨价归公,这背后的精神:土地增值是社会繁荣的结果,并不是个人的努力,所以上涨的部分应该全民分享。这是一种把整个社会当一家人或一个合作机制的想法,这样的想法看似太过理想,因为这样的社会必须人民普遍具有很高的道德,但是这不是乌托邦,在实际人类社会中某些国家实现了这个理想,尤其是北欧社会。历次全世界幸福国家调查中,北欧国家几乎都名列前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丹麦,丹麦连续好几年居全世界幸福排行榜第一名,有一次一名记者在丹麦街头采访一位居民,问他为什么愿意缴交那么高的税金,他的答覆令人感动,他说:“因为我不愿意看到路上有一名穷人。”

身为政治人物,握有一定的公权力,如果能够把社会打造成人们彼此关怀、互相扶持的社会,那将是一项令人骄傲的成就。孙中山的理想,也是我的理想,也是《礼运大同篇》的理想:

wudunyi-6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引一句《诗经》的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如果能往这个方向迈进,也算俯仰无愧!
作者林火旺  系本刊特约撰稿人

 

关注:《东方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ID:dfcj-bj)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