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一国两制”的甜酸苦辣

2017-07-04 15:01评论关闭Views: 141

xgsh

香港回归祖国已届20年,回顾这20年,“一国两制”可以说确实地在香港落实了。不过,由于人心未完全回归,部分市民仍心存疑虑,总担心内地的一制影响香港的一制,因而在一些问题上的处理颇为政治化,同时,“港独”的苗头亦在“占中”后滋长。鉴往瞻前,上至中央,下至普罗大众,都应在未来的日子竭力保全“一国两制”具体落实,杜绝一切破坏的因子。

香港回归之前,不少人均担心“一国两制”不能落实,中央必定干预香港,以致断送香港的繁荣稳定。由于持这种悲观论调,香港出现移民潮,不少人远走他乡,移居海外。1995年6月,《财富》杂志封面更以“香港之死”为题,预言香港回归后不会有明天,香港必将玩完,又声称中央会插手香港,使香港失色。可是,事实胜于雄辩,回归后,中央和特区政府都谨行“一国两”制,香港得以保持繁荣稳定。与此同时,不少移民的港人因在外国生活环境不理想,或发展欠佳,纷纷回流香港,甚至出现回流人数比移民人数多的现象,证明大家都认为香港是理想的居所。由是,2007年,《财富》又刊文《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否定“香港之死”的说法,承认“我们错了”。这无疑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

饶是如此,香港却未完成真正的人心回归。市民对于祖国的认同感虽随着2008年奥运一度达到最高点,对当年访港的国家队选手热情洋溢,然而,其后的几年竟出现“佔中”,“港独”思潮亦乘势萌起。事缘2003年非典疫症后,香港虽在中央的自由行政策下得以迅速恢复元气,可是大量内地客涌港,却激发两地矛盾,出现奶粉荒、孕妇床位荒等问题,部分内地人的不文明行为令港人侧目,引以为耻。与此同时,香港社会的种种矛盾,如贫富悬殊加大,楼价急飙,年轻人缺乏机会和出路等,在在助长了不满情绪,此时遇上政改,在反对派的煽风点火下,遂演成“占中”。

回归20年,社会日益政治化,舆论充斥着种种阴谋论,电影《十年》便是将种种疑虑化成创作,预示十年后不堪的社会状况,明明是子虚乌有,却竟得到许多“黄丝”的共鸣。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对维护“两制”显得异常敏感,乃至于神经兮兮。比如说,兴建边境购物城,也可以被指责为“割地卖港”,深恐香港被内地化。再如疑犯移交,内地公安将疑犯移交香港警方的案例时有所闻,如月前移交空姐谋杀案疑犯便被视作两地合作典范;可是,若反过来,香港警方将疑犯交给内地,则恐引起内地干预香港的联想,因而完全没有渠道。又比如现时人们关注的高铁“一地两检”,本意是让两地边检人员在同一地点为乘客办理出入境手续,是最为方便快捷的方法,外国也有不少地方採用这种方式,如英国、法国、比利时的欧洲之星车站,都运作良好。可是有人却僵化地理解“一国两制”,深恐内地人员在港境执法,而不惜牺牲高铁的速度,执意要“两地两检”。

其实,“一国两制”并不等于内地和香港没有交融。事实上,随着回归祖国,香港与内地的关系理应越来越密切,而不是越来越疏离。疏离也只会导致香港的边缘化,对于繁荣稳定毫无好处。遗憾的是,部分港人对“一国两制”信心不足,达到草木皆兵的地步。而越是如此,越不利于“一国两制”的落实。

回归20年,尝过“一国两制”下的甜酸苦辣,应可得出结论:只有在人心回归、两地互信的基础下,才能发挥“一国两制”的好处。

 

文:容雍

 

关注:东方财经杂志公众微信号(ID:dfcj-bj)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