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百日计划:全球化不是黑暗森林

2017-06-16 09:29评论关闭Views: 98

bairi

前全球化时代文明的交往,主要发生在欧亚大陆。古代丝绸之路断断续续,海上丝绸之路作为补充沿欧亚大陆海岸延伸。主要交换的商品是高附加值的奢侈品和《一千零一夜》之类异域新闻。直到大航海引发的全球化1.0时代,世界才真正连为一体。枪炮、钢铁、细菌所到之地充斥血与火,重商主义和殖民主义推动旧大陆的原始积累和新大陆的种族灾难。

到了英国和英镑主导的全球化2.0,日不落帝国见证了自由贸易和国际联盟的巨大能量。总体而言,全球化2.0体系是一个东西方零和博弈和大分流的时代。所有其他文明,包括中国文明、埃及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印度文明全部臣服在西方文明脚下,在其碾压下葡匐生存。直到日本和德国的崛起,并最终形成危险的两极化的战争同盟,全球化2.0末日大战到来,最为文明和发达的欧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的民族国家最终全面厮杀在一起。

两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全球化3.0,美国和美元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和货币体系独霸天下。这个体系貌似更加包容,更符合正义原则,最贫穷的人口也可以从中分享收益,条件是只要加入全球食物链结构和使用美元结算。但天文量级的过剩流动性潮流不断制造危机循环和洗劫外围国家,金融经济货币危机连连,地缘断裂带上纷争不断。

同时,气候环境、网络空间、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埃博拉病毒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这类产生共识的所谓全球性议题,大都涉及广义的安全,包括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尤其是非传统安全,即人类共同活动引发的全球级后果,甚至是技术创新引发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这既是全球化、信息化在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带来的副产品;也是各国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矛盾交织激化,文明冲突日益扩大的结果;更是国际合作规则体制机制缺失,各有算计、不能形成合力、无法有效应对所面临的困境。这些全球化挑战的凸显,促使世人从人类发展方式转变、国家治理模式改革、全球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寻找解决方案。

其中最重要是中美两国,必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两国必须认识到:国际秩序中霍布斯意义上的单极利维坦也许会造就一股独大的稳态,但它的副作用也同样明显。因此后发展大国也希望和平的参与权利/责任分享,从而达成洛克式的建设性的国际关系契约,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中国的一吨碳排放与美国一吨碳排放给每个人带来的影响其实是一样的。全球是如此之紧密连接,而不可能是黑暗森林。中美必须确保相互繁荣而不是相互毁灭,唯有携手,才能看到全球化的未来。

近日新鲜出炉的中美百日计划,给了奄奄一息的全球化一剂强心针。这份计划包括中国扩大美国食品和能源进口力度,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同时美方参加中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并且欢迎中方参加美国将与6月举行的商业投资峰会。

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态度很正常,但只要有建设性。最大的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中美之间表率式的转圈将意味着与历史的和解,给未来以承诺,以及人类自身的最终救赎,这才是在全球经济金融乌云翻滚中的一线金边。

文:邵宇
关注:东方财经杂志公众微信号(ID:dfcj-bj)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