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全球化4.0的桥头堡

2017-05-17 11:24评论关闭Views: 62

邵宇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有三大愿景:对接新一代全球贸易投资标准、倒逼新一轮全面深度改革以及测试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自贸区正在投资、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探索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体系。

贸易自由化方面,主攻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更重要的是配套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以及航运金融交易平台,允许境内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和航运远期交易。

投资自由化方面,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重点是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资源竞合。自贸区内投资应大部分实行备案制,取消外资持股比例或经营范围等诸多限制。投资是双向的,也鼓励中国资本从自贸区向海外直接投资,鼓励成立对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探索发展并购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品创新,逐步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并提供相应的中介服务,支持富余产能向境外有序转移,让自贸区同时成为中国资本走向世界的平台,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此外,在区内有可能会创新外汇储备的运用方式,例如拓展外汇储备委託贷款平台和商业银行转贷款渠道,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为用汇主体提供融资支持。

推进中国金融改革和产业昇级,上海自贸区试行的规则同中国自身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是兼容的。目前自贸区金改实质上已经步入“3.0版”,其最大的特徵是自贸试验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这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分别为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以及完善金融监管。

通过自贸区,可以建立一个庞大的金融资产缓冲区和蓄水池,进而推动打造足够量级、多层次面向国际的金融要素市场,使得交易具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为聚集足够量级的人民币资产池、从而获得定价权和话语权打下坚实基础,进而完善人民币的全球循环路径。另一方面,通过自贸区打造对外开放的账户通道。一旦人民币的回流闭环形成,就可以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打通资本账户,进行双向投资、相互渗透,实现金融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提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可以预见,一旦上述流程成功启动,未来将有大量的全球优秀投资管理机构(GP)在上海设立区域总部,吸引众多的一般投资人(LP)或者债权人的资金,以上海为基地进行全球范围的投资交易和资产配置,新的亚太财富管理中心将会水到渠成。

在金融监管方面,从事前的行政审批转向宽准入,全面事中监测,有力的事后惩处,防止短期资金冲击和大规模资本外逃,可以探索建立以地方金融服务部门牵头的一体化属地监管和混业监管体制。此外,还要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形成覆盖主要时区、高效安全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支持境内机构使用人民币对外贷款和投资。通过CIPS系统,还可以更加便捷地识别整个资本流动的流量、流向,并进行实时的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监管(还包括信用和诚信体系的建设)。未来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足不出“沪”,投融全球,实现全球资源配置和人民币国际化——既吸收全球资本为我所善用,也可以在全球进行战略投资。这些必然会切实助力“一带一路”为基干的新一轮全球化进展。

文 邵宇  作者系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