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偶然”VS大陆的“必然”
把偶然当成必然,是一种错误;把必然看成偶然,也是一种错误。今天台湾许多人,尤其是经营学人士却同时犯了这两种错误,既把台湾的偶然当成了必然,又把中国大陆的必然当成了偶然。
一方面,台湾的偶然不是一个必然。台湾经济曾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创造过长达30年的高速繁荣增长期,被称为“台湾奇迹”,一度忝为“四小龙”之首。今天,台湾35岁以上的人都曾享受过那个时期一部分或全部的红利。同样, 这些人又见证了近二、三十年台湾经济的持续滑坡。对照今昔,心情难免失落、挫折与纠结。特别是回想当年,台湾以年增长率10%从小康步入繁荣之际,中国大陆仍处于封闭、贫穷、落后的状态。怎知30年风水轮流转,如今明显是大陆长、台湾消,台湾人民情绪的复杂可想而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此等情绪的形成与发酵,或与把台湾的偶然当做了必然有关。
台湾不管有多少年历史,上世纪1960~1990年代的繁荣肯定是史无前例的。铸造这30年繁荣的原因,除了靠台湾人民的勤奋与聪明之外,还有:1.大批来自中国大陆的国民党精英人才,散布于政府各部门与民间,这种精英高度集中的现象,不仅在中国历史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均属罕见。他们为台湾创造了一个世代的繁荣后,逐渐凋零了;2.战后一个时期,美国因素包括美援促使台湾经济体制快速走向市场经济起到了正面积极的作用;3.中国大陆尚未开始改革开放,台湾还无须面对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4.二战之后,出现了新一波的全球化高潮,台湾凭藉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不失时机地抓住了机遇。当然,还有一些因素,如战前日本殖民统治时打下的政治基础及国民党由大陆转移至台的黄金等,但相对次要。无论主要与次要,应该看到,其中“偶然成分极高”。这些“偶然”成分,时过境迁,不是已然不在,就是正在快速弱化。如若不察,以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必然,很让人感到遗憾。
另一方面,把中国大陆的必然当成了偶然。这倒非台湾独有,应该说,当今全球范围内普遍都有这种倾向,特别是那些对中国怀有敌意的国家或地区。
以日本为例,隋唐时虽曾以中国为师,但至清末,看到中国被西方帝国主义欺凌,就决定推动明治维新,脱亚入欧。之后一百多年,日本蜕变为强国,中国则持续滑坡,一直到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这样的近代发展轨迹,让许多日本人以为这就是常态。美国情况也很类似。美国自1870年前后GDP就超过英国成为全球老大,进入20世纪特别是二战结束之后,就更是睥睨全球。换言之,美国自认是全球老大且将永远是老大,也大约有五代人了。偏偏这150年,正是中国在走下坡路,所以许多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就是贫与弱。
以这样的历史了解与心态,又会如何看待近三、四十年来中国的快速崛起?一开始是不以为意,没多久就感到不解与困惑,接着就是排斥与对抗,再接着就感到了压力与危机……。
殊不知,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人类3000年历史,30个世纪,至少前2800年或前28个世纪,中国GDP始终是全球第一。且不论汉唐盛世,就是一般认为在中国历史上相对较弱、版图最小的宋朝,其GDP占全球比重一度还高达66%。就算国力开始走下坡的清末,1820年中国GDP占全球比重仍高达32%。
所以,现在的中国崛起,本质上更是中国的复兴。中国大陆近三、四年来发展的动力与势头,绝非一种发展上的偶然,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不了解“必然”的逻辑,而误以“必然”为“偶然“,从而在心态上难以接受、极力排斥,这即是当前台湾经营人士的另一个盲点与误区。
错上加错,殊令人为台湾经营感到遗憾与可悲也。
文:石齐平 作者系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员
欢迎关注:东方财经杂志公众微信号(ID:dfcj-bj)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