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为何如此快速“沦落”

2017-05-17 10:59评论关闭Views: 280

caiyingwenhui

《史记》中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业,民不敢欺。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子产是春秋时郑国宰相,他将刑法铸在鼎上(中国第一部成文法),法条清清楚楚,任何人都无法狡赖;宓子贱是孔子的学生,担任单父(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宰,宽仁简刑,以礼乐为治,人民因此循规蹈矩;西门豹受魏文侯任命为业县令,他将妖言惑眾的女巫丢进漳河,破除了“河伯娶亲”的迷信,于是人民不敢作奸犯科。

“不能欺、不忍欺、不敢欺”哪一个比较好?《史记》给出的答案是:辨治者当能别之。意思是:当时的被治理者(也就是老百姓)的感受才是真的。老百姓的当时感受,今天就叫做“民意调查满意度”。要分析“蔡英文的执政风格及能力评价”,就从她的民调满意度开始谈起。

台湾盛行民意调查,而且频繁应用在政治方面。蔡英文去年“5.20”就职日的民调满意度是52%,就职百日及9月份分别为48%、42.6%,那时已经出现一个警讯:不满意度升高到45%,首度超过了满意度,被称为“死亡交叉”。

民意调查是可以被诱导的。也就是说,会因为做调查的机构不同而有结果上的差异。那么,我们单看一个民进党自家人“台湾世代智库”所做民调结果(这个智库成立于2001年,是陈水扁时代由一些陈水扁的企业界好友出钱成立)。台湾世代智库自蔡英文就职以来,持续做了6次民调,蔡英文的满意度如下:62.1%、53.0%、49.0%、50.6%、43.8%、43.3%,最后一次是今年3月的结果,不满意度超过了五成。

简单说,这是一个持续向下的趋势,连民进党“自己人”都获致如此结果,可以说,对蔡英文的施政不满,几乎已经是大多数台湾人民的共识。上任才刚一年,为什么如此快速“沦落”?

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蔡英文的“文青腔”被人民看穿了。

蔡英文“文青腔”的幻灭

所谓“文青腔”,就是听到耳里很舒服的词藻。但是政治人物如果只会说却做不到,那就成了“屁话”。这个名词出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道德哲学教授哈利•G•法兰克福(Harry G. Frankfurt)写的一本小书“On Bullshit”(中文译本《放屁!》,南方朔翻译),作者定义:“屁话不是谎言,因为说屁话的人,既不关心何为真,也不关心何为假,只在乎自身利益。……他操弄语言,唬弄大家来相信他的真诚。……放屁横行,导致人们以为真理逐渐丧失。”

蔡英文的“文青腔”典型演出,当属她的就职讲话,尤其是针对年轻人那一部分。她先讲年轻人面对低薪处境,“他们人生动弹不得,对于未来充满无奈与茫然”,然后说“一个国家的年轻人没有未来,这个国家必定没有未来,改善年轻人的处境,就是改变国家的处境”,而她的责任就是“为年轻人打造一个美好的国家”。最后说,“虽然无法立刻帮所有年轻人加薪”,但承诺“新政府会立刻展开行动”“实现世代正义,把一个更好的国家交到下一代手上。”如此词藻,确实很能拨动年轻人的心弦。

可是,蔡政府“实现世代正义”的手段,却让年轻人幡然醒悟,那就是对年金改革的“减法思考”。年金改革不仅被削减退休所得的军公教警等反应强烈,年轻人也发现,那样的年金改革,只是减少现在的年金支出,让年金基金不会在蔡英文任内破产。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将跟中年人一样,必须“多缴、少领、延后退”。这就是所谓“减法思考”,有别于提出开源计划、增加年轻世代的退休后所得的“加法思考”。于是,正如《放屁!》作者所言:“当人们不再相信屁话的唬弄,人们以为真理逐渐丧失。”台湾的年轻人开始对蔡英文失去耐性。

对蔡英文“文青腔”的期待幻灭,另一个绝佳例子是《劳基法施行细则》,也就是所谓“一例一休”。 《劳动基准法》是在马英九执政时期修正,“行政院”拟妥了施行细则,送“立法院”备查即可实施。这次修正主要为了落实劳工周休二日,并且将每周工时由48小时减为40小时,基本上,这是一个取悦劳工的法案。问题的发生,先是由于民进党在去年“立委”选举赢得压倒性胜利,而“立法委员”就职时,马英九仍然在位。民进党“立委”想要将功劳揽在自己党身上,所以将“备查”改成“审查”,藉以延后实施日程,等蔡英文政府5月20日就位后,才送给劳工一个大礼。孰料,这么一拖延,中间出现很多奇怪的变化(过程细节此处不赘),然后出现了所谓“一例一休”,并且搞得怨声载道,因为包括劳方、资方,几乎所有行业没有人满意。

过程中,台湾最大资方团体“全国工业总会”代表去见蔡英文,蔡英文的文青词藻出口,要老板们“多一分理解劳工的心情”;后来劳工团体抗议“取消七天假”时,蔡英文又说了,“劳工原本就是民进党心中最软的那一块”;可是她在出访拉丁美洲的飞机上,面对媒体记者却说,“台湾就是这样,劳工都不自己去跟资方说,就是跑来政府抗议,政府公亲变事主,就变成这样,你们要自立自强啊!”这番话听得随行记者心都凉了半截——公亲变事主是一句闽南语俗谚,意思是两方吵架,出面调解的第三人却被卷进纷争。媒体记者一下子发现,原来“心里最软的一块”,还有之前对华航罢工员工讲的“不会让你们感到孤单”,都是“屁话”。实际上,她既不在乎资方,也不在乎劳方,通通都是“你们的事”,没有政府的事,蔡英文一直都认为她是“第三者”!从那句话之后,媒体对“一例一休”的批评就不再客气。

蔡英文的“人才荒”

然而,“一例一休”毕竟还是一项“德政”,又怎么会搞七捻三演变成人人喊打呢?那是因为“行政院”,尤其是“劳动部”的官僚作风,一心只想订定一个规则“一体适用”,可是各行各业情况大不一样,不可能一体适用,才会愈搅愈浑,终至难以收拾。然而,林全“内阁”的阁员有相当一部分是“老蓝男”,原本学历资历都不差,却个个襟声不言,被形容为“万籟俱寂”,为什么?简单分析原因有三:.那些具有蓝营背景的阁员刻意低调;.那些来自大学校园的专家学者对政治怀有恐惧,唯恐多言贾祸;.绿营立委的“敌情意识”在执政之后无法摆脱,老是要攻击顏色比较蓝的政务官。

这个现象的根源,在民进党的人才不够,以致于非借重“老蓝男”不可。2015年秋天,大选情势已经明朗,蔡英文笃定当选,我在课堂上被学生问道:“老师认为蔡英文当选后,能不能干得好?”我当场回答:“我提三个问题,你们各自在心里给自己答案。”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蔡英文会不会用比自己优秀的人才?包括每一个领域。”第二个问题是:“台湾还有多少比蔡英文优秀的人才?蔡英文是英国伦敦政经学院的博士,专业与实务经验都相当丰富。”第三个问题是:“这些人才肯不肯为蔡英文所用?”讲完三个问题,课堂上个个若有所思,每个人都有了定见。然后我说:“治国全靠人才,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蔡英文如果不能任用人才,就干不好;如果她的胸襟气度不能让人才为她所用,也干不好。”

那么,蔡英文能不能任用人才呢?举一个例子:“总统府”秘书长,这是蔡英文最重要的幕僚,内要综理所有事务,对外有协调五院(若有不同立场意见)的角色功能。如此重要职务,至本文截稿之日,已经悬缺超过半年。蔡英文就职时任命的秘书长林碧炤,是台湾顶尖的国际关系学者,在李登辉时期即受到重用,曾经跟蔡英文一同拟定“两国论”。也就是说,林碧炤无论学识以及他跟蔡英文的工作默契,都属“顶级”。可是他只干了5个月,于去年10月20日请辞,秘书长一职迄今由副秘书长代理。他为什么请辞,外人难以窥测,然而蔡英文能不能广纳贤才,于此可见一斑。

蔡英文“说了,就当已做了”

面对人才不愿加入政府,“内阁”万籟俱寂,民意加速疏离,蔡英文本人却“老神在在”(闽南语俗谚,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去年民进党30年团庆的联谊会上,她对160位创党党员说:“作为执政党,要有耐心、要倾听、要谦卑。”而前一天才有一项民调显示,她的不满意度又超过满意度更多。上述发言,显然是针对该项民调而说。

问题更在于,蔡英文口中的“耐心”,是出于她自己的“信心”——她真的相信“我站在历史对的这边,所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也就是说,面对一切“横逆”,她都能“老神在在”等待“水到”。
由于这种思维,她的施政出现一个诡异现象:蔡英文说了,就等于实现了。如果搜寻“‘总统府’发言人”,可以看到一大堆“这件事‘总统’说过了”,也就是说,蔡英文充分感染了她的近身幕僚,幕僚们都相信,蔡英文既然说了,当然就没问题了。

回到之前的历史故事:子产“民不能欺”,是由于他施政一切依法办理,但蔡英文政府却要法律照她的意思改;宓子贱”民不忍欺”,是由于他亲民爱民,但蔡英文的“文青腔”只能一时打动人心,一旦看破就不行了;西门豹“民不敢欺”,是由于他能用霹雳手段为民除害,但蔡英文“说了,就当已做了”,实际却没有积极落实。可以预见,她的民调满意度还会持续探底。

 

文:公孙策  作者系台湾知名专栏作家、资深媒体人
欢迎关注:东方财经杂志公众微信号(ID:dfcj-bj)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