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逆全球化,中欧欲抱团取暖

2017-03-31 14:29评论关闭Views: 180

qiuqiuhuanizhuan

受到特朗普经济政策的影响,欧盟正在调整同中国的贸易关系。最新消息显示,今年的中欧峰会或将提前举行,以期应对美国新政府质疑自由贸易的政策立场。法国新任总理卡兹纳夫2月下旬的访华之旅,也被媒体解读为,中欧为减少贸易保护壁垒所作的努力。而特朗普引发的这场反全球化趋势,正在整个欧洲蔓延。尤其在即将举行大选的法、德、荷等国,反全球化无疑成为右翼政客的有力支撑和主打牌。

 

中欧峰会或提早举行

不久前接替瓦尔斯出任法国总理的贝尔纳•卡兹纳夫(Bernard Cazeneuve)2月21日起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这一出访背景被法国媒体认为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任后中美关系面临不确定下,北京开始寻求拉近对欧联系。法新社报道指出,“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之后,对奥巴马亚洲政策的改弦易辙引发中美关系不确定。在此背景下,拉近对欧联系、减少中欧贸易摩擦显然有利于北京。”

有欧盟高级外交官就此指出,虽然中国可能有能力应对与美国的贸易大战,但北京深知这样的贸易冲突若加上与欧洲的严重摩擦,对其经济来说将是一场灾难。“北京明白改善与欧洲的关系对其大有益处”,即使欧盟也有“一本难念的经”:英国脱欧让欧盟措手不及,各成员国民粹势力抬头,尤其是法国玛琳娜•勒庞(Marine Le Pen)代表的民粹主义。近期以来,欧洲感受到中国对回应欧洲关心议题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特别是在减少贸易保护壁垒、放松在华外国企业限制等方面。

整个欧洲都在为特朗普上任带来的连锁反应而忧心忡忡。路透社援引欧盟官员的消息称,今年的欧中峰会预计提前到4月或5月在布鲁塞尔举行。除了促进自由贸易国际合作,还将应对特朗普的新政立场。中欧峰会是1998年中欧领导人在伦敦确立的定期会晤机制,是中国欧盟最高的沟通机制,通常在每年7月轮流在欧洲和北京举行。

自特朗普上任以来,欧洲媒体始终关注其新政对欧洲大陆的波及。“欧盟向中国示好”,这是《费加罗报》经济版二月的一篇文章标题。文章指出,就在几个月前,欧盟与中国之间还剑拔弩张,欧盟坚持要对中国征收太阳能电池板等产品的反倾销税几乎导致贸易大战,而日前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却宣布将在十八个月内逐渐解除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尽管中国方面并未在产品价格以及政府补助方面做出任何努力。

不过,中国是一个复杂的贸易合作伙伴。欧盟认为,中国希望借欧中峰会,支持习近平在1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出的有关促进世界贸易、加强国际合作的呼吁。习近平1月17日向各国商业和金融精英发表演讲时,详尽表达了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承诺。

尽管中国极力宣传可包容性的全球化主义,但是到去年年底,始终在钢铁价格上与中国展开拉锯战的欧盟各界对此持有疑虑。他们依然等待着北京以行动来证明他们明白全球化应该是双向性的,自由贸易以及投资环境都应该是对等的,欧洲的企业在中国应该同中国企业在欧洲一样享受同等的贸易以及投资待遇。《费加罗报》评论说,尽管多年唇枪舌剑、你争我夺,欧盟仍显示要同那些可能深受特朗普效应影响的国家坐下来谈判。

同时,中国希望借提前举行中欧峰会向美国传达一个信息:欧洲是中国的友好伙伴。而欧盟方面也需要在联合国及世贸组织内部得到中国的支持。

随着贸易增长,中欧双方关系向能源、科技、应对气候变化等各领域全方位延伸。“一带一路”的倡议关系到中国和欧洲双方经济未来,正成為中欧关系发展的重心之一。同时,包括英国在内的欧盟国家不顾美国反对,纷纷成为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发起国。

 

法国正在“特朗普化”

2月5日,法国极右翼总统候选人勒庞在法国里昂举行竞选造势集会,发表竞选纲领,正式开啟她的法国总统竞选。此举不仅是法国大选的关键一步,也引发国际舆论极大关注。德国电视一台表示,“法国优先”、设立贸易壁垒、限制“不受控制的移民”……勒庞的竞选宣言使人担忧“法国正在特朗普化”。《费加罗报》亦认为,法国人对全球化的态度最为悲观。勒庞显然是利用了法国人的这一心理,其造势演说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反全球化”。

2月9日,勒庞首次参加总统大选电视辩论,吸引了近350万观众,创下该栏目收视率纪录。勒庞表示要效法特朗普实施“法国人就业优先”政策,封闭边境,向雇佣外国人的企业征税。针对移民潮,勒庞主张取消国家给予非法移民免费医疗和免费上学的福利。她的理由是“这些人不应该在这里。”她还主张收紧入籍监控,取消通过结婚自动入籍,特别是对有犯罪前科的人加强入籍控制。勒庞再次表示,她要通过关闭边境来扼阻移民潮。她称,不能在“无国界”条件下扼阻移民潮。她还说,今后欧洲轮船从地中海救起的偷渡移民都应该送回来源地。

法国《观点报》称,勒庞试图说服选民自己才是萨科齐和奥朗德执政失败死胡同的唯一出路。大谈“法国优先”的勒庞,虽然在144条竞选承诺中多次提及特朗普的名字为自己造势,但也很巧妙地为国民阵线“去妖魔化”而进行多重粉饰。

法国调查机构BVA最新民调显示,勒庞的支持率在所有总统参选人中最高,达到25%,马克龙为21%,受空饷丑闻影响的菲永则跌至18%。现在国际舆论不免开始设想,极右翼领导人勒庞赢得最终胜利的可能。

“特朗普效应”掀起民粹浪潮

“民粹主义病毒蔓延欧洲”,德国新闻电视台2月6日称,欧洲民粹主义政党希望借助“特朗普效应”,分裂欧盟。1月份,欧洲右翼民粹政党在德国科布伦茨聚会。不仅勒庞,德国选择党主席佩特里、荷兰自由党领袖威尔德斯也希望在各自国家的大选中取得成功。

正如路透社与CNN所报道的那样,受到特朗普当选与英国脱欧的鼓舞,勒庞的反移民、反欧盟政党国民阵线希望类似的民粹势头也能在法国兴起。法国本届大选的决胜关键,现在看来似乎也取决於潜藏在社会中的民粹主义最后发挥出多大的作用了。

在反全球化渐成世界趋势的背景下,同样对未来表达出担忧的还有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日前他表示,在2019年任期届满后,不再角逐连任。任期尚有两年的容克,现在就宣布无意连任,让外界解读出他对欧盟前景的悲观之情。

容克表示担心英国与欧盟展开“脱欧”谈判后,会导致欧盟分裂。他悲观地预期:“如果要分化欧盟27个成员国的话,英国是会成功的,不会有太大难度。”因為英国人很清楚地知道怎样做就能分化其他欧洲国家。身为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公开表示怀疑欧盟成员国能否在重大问题上发出同样的声音,体现出当下欧洲一体化面临的巨大挑战。

 

本刊特约记者 步瀟瀟
关注:东方财经杂志公众微信号(ID:dfcj-bj)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