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启示

2016-11-23 09:56评论关闭Views: 105

shaoyu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预测2007年金融危机方面的失败是不可置否的。存疑的是对宏观经济学而言,有什么启示?伯南克(Bernanke)和布兰查德(Blanchard)均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在非危机期间,对于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功不可没。金融危机的原因是“经济管理”失当,幷非“经济科学”错误,故他们仍然抱残守缺地对当前主流宏观经济学持乐观态度。

但更多人不这样看。例如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Jannet Yellen)近期表示,大萧条和1970年代的滞胀都激发了对经济现象的新思维方式。传统理论的精致化、教条化和形式化阻碍了范式的变化,金融危机就是经济学思想超越的契机,跳跃点蕴含着最多的信息和结构变动,而不应当被作为不方便的样本点被抛弃。很多计量就是这样,留下了平庸的垃圾,而抛弃了本该发光的金子。

索洛(Solow)针对由Ramsey模型和新古典增长理论发展而来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和DSGE方法提出了批评意见,认为DSGE模型源起于为宏观经济学寻找微观基础,然而以时间可加的、无限生命的代表性消费者贴现效用最大化行为作为微观基础,实际上是一种“幻觉”。

传统主流宏观经济学的经典模型没有内生危机的基因,危机的可能性仅来源于外生衝击。研究总结了12位曾提前预警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家的理论模型的共同特征,包括:金融资产、债务、资金流量表、行为的不确定性、有限理性和非最优化行为。可以看出,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否定古典二分法和货币“面纱观”。然而,以上这些特征在主流经济学模型中最多纸是局部事实。Keen更明确地对比了主流与非主流货币理论模型的差异,认为货币的外生性假定是主流宏观模型失败的原因。货币外生理论认为,给定相对稳定的货币乘数,央行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可以完全掌控广义货币供给,从而对GDP与失业产生影响。与之相对的是由后凯恩斯学派主张的货币内生理论,他们认为央行的主要职能是提供经济运行所需的流动性,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广义货币供给是由经济系统内生创造出来的,其中商业银行职能转变与经营模式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深化发挥了关键作用。

随着雷曼兄弟和金融危机一起倒塌的,不仅仅是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还有经济学方法论和理论体系。经济危机后必然是经济学的危机、社会哲学的危机,甚至信仰的危机——有人一度认为新教伦理的丧失,是金融危机的最终源头。某种程度上说,大家又重新回到了经济学思想的黑暗时代,期待谁会带来光和闪电。
事实是,我们仍然都被囚禁在传统经济学思想的牢笼里,辗转反侧,挣扎于哈耶克、凯恩斯、弗里德曼圈定的思想桎梏中。不仅是研究者,还有决策者都忙于为他们根据这些“迂腐学究”理论所采取的相应决策做辩护。欧洲说,让经济自己复苏;中国说,四万亿没错;美国说,来吧,更多的QE。如果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仍然是这般盲人骑瞎马的话,我们就会浪费这次危机,等待我们的必将是更大的危机。

作者邵宇   系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家嘴沙龙理事会秘书长
欢迎关注:东方财经杂志公众微信号(ID:dfcj-bj)

 

评论已关闭